温湿度综合试验箱的工艺原理主要基于温度、湿度控制系统的协同运作,结合空气循环与智能调节机制实现精确环境模拟。以下是具体原理分述:
一、温度控制原理
1、加热机制
采用电加热元件(如电阻丝、钛金管)提升箱内温度。当传感器检测温度低于设定值时,控制器启动加热系统,通过PID算法动态调节功率输出。
部分设备配置多级加热模块,避免局部过热并提升升温速率。
2、制冷机制
通过复叠式压缩机制冷循环实现降温,包含压缩机、冷凝器、蒸发器及节流阀等部件,采用逆卡若循环原理(等温压缩、绝热膨胀)快速降低温度。
低温环境(如-55℃以下)需结合机械制冷与液氮辅助制冷,增强制冷效率。
二、湿度控制原理
1、加湿方式
蒸汽加湿:通过电加热水槽或超声波雾化器产生水蒸气,提升箱内湿度。
喷淋加湿:早期采用向箱壁喷淋水,通过扩散增加水汽分压力,现已逐步优化为闭环水循环系统。
2、除湿方式
冷凝除湿:利用制冷系统蒸发器表面低温冷凝空气中的水分,再通过排水管排出。
吸附除湿:部分设备配置分子筛或硅胶干燥剂,通过物理吸附降低湿度。
三、空气循环与均匀性保障
1、强制循环系统
内置离心风扇或旋转风机,推动空气通过导风板与散流器形成闭环流动,确保温湿度分布均匀。
顶部送风、底部回风的设计可减少温湿度梯度波动。
2、动态平衡调节
基于热力学与湿空气动力学原理,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,控制系统动态调整加热、制冷、加湿/除湿模块的协同工作状态,维持温湿度长期稳定。
四、核心控制逻辑
1、传感器反馈
使用PT100温度传感器与电容式/电阻式湿度传感器,实时采集箱内环境数据。
2、智能算法调节
采用PID控制算法(比例-积分-微分)处理传感器信号,实现加热功率、制冷量及湿度调节量的精准匹配。
支持多段程序化控制(如120组程序),适应复杂温湿度变化曲线需求。
五、关键工艺协同流程
1、升温阶段:加热系统启动,同时关闭制冷阀门以减少能量损耗。
2、降温阶段:制冷压缩机全功率运行,加热模块按需辅助调节降温速率。
3、恒温恒湿阶段:各子系统进入微调模式,通过PID算法实现动态平衡(BTC/BTHC技术)。
